手術前後7天飲食最關鍵,營養師教你五大原則
一般手術前後的營養補充對於加速傷口復原能力是很重要的。
怎麼說呢?在臨床上營養師除了注意術後的營養補充外,其實術前也需要足夠營養去面對重大手術所產生的壓力,依ESPEN(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)2021最新準則:術前七天的營養補充與術後早期營養介入是手術患者必須注意的,尤其是免疫低下者、老年人及肌少症患者。
手術前後該怎麼補充營養? 術前提升免疫力,術後快速修復傷口!
營養師幫大家統整,提供大家參考!
手術前營養補充2大原則:
1.熱量充足:足夠的熱量維持良好體力,才能應付手術中的過多的壓力,尤其是老人家因食慾不振,造成整體熱量及營養攝取不足導致術後傷口修復不易。
2.足夠的蛋白質:蛋白質為人體修補及建構組織最重要的營養素,研究指出人體沒有足夠蛋白質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,因而產生術後敗血症、感染的問題。建議術前多攝取深海魚、堅果與大豆類食物,有助於術後傷口修護。
手術後營養補充5大原則:
1.足夠熱量:足夠的熱量以維持良好體力及加快修復能力。
2.足夠蛋白質:建議選擇含完整必需胺基酸的優質蛋白質,才能快速促進傷口癒合。例如:雞蛋、雞肉、魚類、豬肉。
3.微量元素鋅:鋅有助於膠原蛋白合成並且促進傷口癒合,鋅也是免疫調節很重要的元素!海鮮類可選擇蛤蠣,肉類(雞、豬、牛皆含有豐富的鋅),植物類可選擇南瓜及山藥。
4.維生素C:在手術後身體剛負荷巨大的壓力,維生素C為體內很重要的抗氧化劑,維生素C除了降體內壓力外,也可以輔助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。建議選擇新鮮水果為維生素C優質來源。
5.額外的營養品補充:精胺酸、麩稀胺酸、魚油、核甘酸,這些補充品可以在手術後依狀況去使用,其功用在於調節身體免疫作用,降低感染。
最後很多人會問營養師,手術前跟術後常常食慾不振或體力不支,可以吃什麼幫助胃口又能補充足夠營養呢?以下為大家整理常見的疑問:
Q1:術前術後可以喝雞精或是魚精嗎?
可以,雞精類的商品雖然可以提供支鏈胺基酸(BCAA)有效去減緩疲勞感,但是熱量不足夠一餐所需,不能作為正規一餐。
Q2:什麼是優質蛋白質?
富含完整20種胺基酸,包含8種必須胺基酸者,且能完整讓人體利用,舉例:雞蛋、牛奶、魚肉類都屬於優質蛋白質,完整提供『必須胺基酸』。
Q3:術後除了魚湯還能喝什麼?
術後最常發生吃不下的狀況,必須攝取足夠蛋白質及熱量情況下,常建議術後喝魚湯,除此之外也鼓勵喝雞湯等蛋白質豐富的湯品,尤其是煲湯類,因長時間燉煮,湯中含有豐富的『支鏈胺基酸』,煲湯不僅促進食慾,肉質也因軟嫩較好入口和消化,不能只喝湯,更要吃肉才能完整補充營養!
最後結論,首先術前要補充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提升免疫力,術後遵循營養補充的5大原則,除了蛋白質也要補充微量元素鋅跟維生素C等,維持體力及促進身體快速修復。
參考資料:
1. ESPEN guideline: Clinical nutrition in surgery. Clinical Nutrition 40 (2021) 4745-4761
2. Ann Gastroenterol Surgery.2019 Feb 25;3(2):160-168.